三王入閩的史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── 紀念王審知昆仲入閩1120周年

 

 

   /王審知學術研究會秘書組‧

福建自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被楚國消滅之後,子孫四散,七世孫無諸南下至閩北及閩中地區,建立了自己的「小朝廷」。「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,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」。此為長江流域人口及中原文化較大規模的首次入閩。

三國時期,吳國勢力逐漸南進,「昊‧永安三年 (公元261以南部為建安郡,治即今建寧府。增置東安等縣,領縣九。東安縣即今屬晉江、南安及同安三跡邑地」。中原人口再次逐步南遷,人口急劇上升,故而增至東安縣。永嘉之亂,晉人衣冠難度,應是中原人口與文明第三次入閩。而這三次中原子民的入閩,在人口及文化方面僅是量的增加,史料上的記載較少,也較分散。

在文化,經濟上起著質的飛躍,當屬王潮、王審邽、王審知三昆仲主閩所帶來的變化。今年正值王氏昆仲入閩1121周年,他們於唐光啟元年 (公元885入閩,建立閩國,至保大三年 (公元945閩國終止。三王入閩,在經濟、文化、教育、宗教、城建、海交、手工業等方面,都可圈可點,值得濃墨重筆大書特書。而三王所留史跡、史料,不失為愛國愛鄉的教育基地,景觀景點則是豐富的旅遊資富。

(一)   福州地區

「閩王祠」,位於福州市中心慶城路,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,原為王審知故居,祠內有「天下四大名碑」之一的《恩賜琅琊德政碑》。

福州崇妙保聖堅牢塔,位於福州是鳥山東麓,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與白塔東西對峙,即著名的榕城雙塔,為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所建。

福州于山「報恩定光塔」,位於福州市中心于山西麓,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,是閩王王審知為向雙親報恩而建,闢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,故得此名,又因塔身為白色,俗稱「白塔」。「鼓山湧泉寺」,位於福州東郊17公里處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鼓山以湧泉寺為中心,神晏……閩王王審知習其名,開平初, (公元907創鼓山湧泉寺,居之。傾貲給施,時詢法要,加號「興聖國師」。(《十國棚》相傳聖箭堂前有鐵樹三株,為閩王與國師神晏手植。

「雪峰寺」,位於福州市閩侯縣大湖鄉,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,為我國十大著名禪寺之一。太祖王審知入閩,問義存:「象骨山何奇?」答曰:「山頂暑月,猶有積雪。」太祖曰:「可名雪峰」。雪峰由是名。寺前古松相傳為閩王王審知與義存高僧手植,閩王對雪峰寺多有傾貲施給。

閩王王審知墓,位於福州北郊蓮花峰,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。縣福州少年宮原閩王四門興學遺址;福州西湖王審知六子王延鈞稱帝,大興土木修有十景:寧德市甘棠港,閩王開闢海交口岸,王審知愛妃葬永泰縣白雲姬岩處。以上均為福州地區與三王有關的史跡。

(二)  泉州地區

「承天寺」及「三王祠」,位於市區南俊巷,因三王捐僧田予招慶寺,後歸承天寺,故祀三王為檀越王於寺西「開閩三王祠」(原稱「檀越王公祠」)

「廣武王王潮墓」,位於惠安縣螺陽鎮蟠龍村,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;「武肅王王審邽墓」,位於泉州市城東皇跡山,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「招賢院」,位於泉州市北峰鎮招賢村,已毀。借三王入閩1120周年於皇跡山麓「招賢碑廊」志之;「福清寺」,位於泉州市郊北峰鎮招丰石坑村,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此外還有廈門同安北辰山祀王審知的「廣利王廟」和拜劍台,還有近年建的王審知塑像廣場。三王入閩,帶來了中原黃河流域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,促進了閩江、晉江、九龍江流域經濟、文化、海交、外貿、城建等方面的發展,時至今日而產生的閩台文化與當年三王入閩後的貢獻也密不可分,形成了今日中華文化中的子文化,歷朝歷代福建主政官員對三王的歷史性功績都給予充分肯定。宋太祖題額「八閩人祖」,故郡號為「開閩」,有別於發祥地太原,而成為閩、粵、台始祖。直至清朝福建官員在除夕、清明等節日裡,都要到「閩王祠」拜祀開閩王,在石獅地區還建有「三王紀念祠」,每年都舉行春冬祭祀,以求來年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今日福州城北立白馬三郎王審知塑像,這都是福建人民對王審知所做貢獻的認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闕永龍殿 的頭像
    金闕永龍殿

    金闕永龍殿禪宗凌空御氣學會

    金闕永龍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