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宗式心念結合之重要

 

 

禪踐,身體力行的貫徹,此在達摩初祖未創禪宗以前,之習禪修持者宗的傳法方式,首注重於印心,內心的烙印,心念的結合,更而在哲學上之力行實,皆是閒居靜處,息諸緣務,斷絕塵務,住在寺或廟中,而衣食具足,無須自事生產,然後閉門可修禪觀‧

而自中國禪宗之興起後,與印度禪法不同之處,有如下四點

一、注重求學者與其師之直接對語,以求一己之開悟‧

二、恆將日常之事務與學禪之,相互打成一片‧

三、表現一活用之叢林智慧,以顯義理之無礙,以實際之事務,比喻,而不求理論之系統化‧

四、即當下一心念,以直悟佛心本性‧

 

以上四點,正是禪宗之所謂內心烙印,印心也‧

禪宗之根本精義,即禪宗八句要義,為:

一、正眼法藏-此正眼亦是指心‧

二、涅槃妙心-此妙心更是指心‧

三、實相無相-此即是指心相‧

四、微妙法門-此即是指心法‧

五、不立文字-此即是指立心‧

六、教外別傳-此乃是指傳心‧

七、直指人心-此即是指心‧

八、見性成佛-此即是指見心‧

 

凡此亦諸是當下一心念,以直悟佛心,此正是六祖慧能所云:「即心是佛」,亦正是後來馬祖道一所言即心是佛,於此六祖復言,無心是道,而馬祖道一亦繼言:非心非佛,此又正:即心無心,即心非心,凡此諸要義正是我國禪宗之印心,亦是吾門禪宗之一大心法也‧

而對此一大心法之實踐與貫澈,亦正是禪之所謂印心,心念之結合,理念之共識,同時禪宗之所傳法,更無非是傳此心法,印此真心或印記‧

自釋迦靈山上之迦拈花微笑,得教外別傳,歷二十八祖以心傳心,不立文字,方至達摩,而達摩傳至禪宗六能慧祖,亦非直線相傳,達摩等之傳法為:

 

一、達摩初祖-即以「壁觀」為教,有其「理入」與「行入」之法門‧

二、慧可-即禪宗二祖,亦講「楞伽」‧

三、僧璨-即禪宗三祖,曾著有「信心銘」‧

四、道信-即禪宗四祖,講「般若」,其下「牛頭禪師」,更以講「般若經」,而著名於世,自成「牛頭宗」‧

五、弘忍-即禪宗五祖,傳其所謂「東山法門」,以「般若」教六祖,而教「神秀」,則特重「楞伽」‧

六、慧能-彼於般若之外,亦講「涅槃經」,「金剛經」,並言自性清淨之如來藏之流的禪學,其即心是佛,是得自「涅槃經」‧

又禪宗傳法,最長於即日常生活中之事,說微妙之理於平凡中,讓一切成禪學,形成「大乘宗風」,特有之「禪式教育」‧

「公案」原來的意義,乃是公共之文案,有時又稱為權威的法範‧

但在禪宗諸門宗教裡,特別在中國的禪學世界中,諸公案的應用,不僅有絕不相同的意義,而且儘有其完全是兩樣的面貌以及分古怪的姿勢與風格,為目前及任何宗教裡所沒有之教育方法,亦非任何哲學所有,極具備一種文學與美學的意味,但又絕非哲學與美學,在禪宗諸公案,那裡充滿了極度的智慧,但又絕非一般的智慧‧

在中國禪學世界裡,「禪宗公案」,流行於唐代末年,不久之後,即放出了異樣的光彩與光芒,此乃是極度智慧的活用開發,又是語言技巧的活用,有時還會是形象與符號的活用,那有時像全無意義,但一下子意義深遠無窮‧

達摩初祖來中國,始創中國「禪宗」,到六祖慧能以後,即被為「慧能禪」,或「祖師禪」,而公案一詞,更成為「祖師禪」之特色,特有的教學方式,其重要之含義有五:

 

一、作為悟禪之一種重要工具,但絕非一般之所謂工具,而是一種無形的工具之活用‧

二、作為參禪上一種類似權威之法範,像是掌握一種殺活之機,智慧果斷力,可以集中心力‧

三、作考驗之方法,頗有似一種心理學上之特殊的智力測驗‧

四、作為印證之符信,此乃因禪宗悟否,每須加以印證,始有符信,亦即客觀化,理智化‧

五、作為究竟之指點,此乃因禪宗最重師傳,師門慧命之延傳相續,即其究竟之指點‧

 

就因為有此上種種特殊的含義,以禪宗的公案,教學方式,瞬即形成禪宗的特殊教育,從表面上看來,禪宗的棒喝,像失去了理性,但「以喝止喝,以言破言,左來右打,右來左打,四邊來,旋風打,虛空來,連架打」,其用來當作一種特殊而有特效的教育方式,決不沒有一絲一亮的道理存在,更何況在那裡,還儘有婆心,儘有深意‧

在我國禪學世界中,就因有此一大特殊之禪宗教育,接著形成一種特殊之「叢林制度」,其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之規矩,復使其「挑水砍柴,莫非妙道」,從而產生一種「叢林智慧」,而為任何處所之所無‧

唐末以後,禪宗之公案數目,隨時間之進展,愈來愈多,以至多至不可勝計,根據各書零星所載,舉重要者,已在一千七百個以上‧

在禪宗諸公案中,有表示古代禪師之軼事者,有記載古代禪師之對答者,有陳述古時禪師之問題者,有在禪門造成禪意識之發展者,由此而使禪宗更堅強,更富有活力,並從而使「禪宗教育」,更愈來愈成為一種活的教育,而所謂叢林智慧,亦愈益放光彩‧

一般言之,在中國禪宗裡,坐禪乃是解決諸公案,深思自我「理念、心念」,然而處身在頓悟之中,最好方法之一,更而要使「理念與心念」結合運用,必須要在「悟與禪」之上‧

禪宗一般禪時,只注重佛學的研討,朗朗的講述佛理,用空洞遙遠的字眼來推敲研鑽,而教導些幼想式,觀想式,沒注重切身圍繞四周困擾瑣事,去實際頓悟,省思,這種的禪坐悟禪方式,實在是毫無用處,只能用於平心,靜氣,而缺乏了主自我推敲思路的能力,無法凝結禪法及心念與毅力,開發智慧擴展思路的重要元素‧

吾門禪宗「金剛壁觀菩提達摩禪」,在於靜坐極力開發本身的在意志力,創心念,理想中的奇蹟,更能開發綿綿不斷的「叢林智慧思路」,腦力激洫可喚醒沉睡已久的本身意識之能力‧

禪宗式的教育,禪宗式的頓悟禪坐可推動思路的廣闊境界‧

達摩來創禪宗以前,大家所了解,都是四禪八定,那是以漸道漸悟來修禪法,達摩傳法後,其所傳者乃是「金剛壁觀菩提達摩禪」,亦是禪宗所謂之「第五種禪」,即是「最上乘禪」,頓同佛體,迴異諸門,據云,是由釋迦靈山會上,葉尊者,拈花微笑,得教外別傳,歷二十八祖,以心傳心,不立文字,方至達摩,達摩以「壁觀面壁禪坐」自我頓悟為教,他教「楞伽經」,乃法相唯識一流,至二祖可,亦稱「楞伽經」,其時攝山之「慧布禪師」,曾參學於他,「慧布禪師」是講三論,僧璨三祖,有「信心銘」,其前「有心銘」,其後「有心論」,如上所述,多佛家常語,頗有可疑,至四祖方講「般若經」,而「牛頓法融禪師」,更以講般若名,再至五祖,他神秀特重楞伽,而以「般若」教慧能,遂成「北秀南能」,亦即所謂「北宗」,「南宗」,此乃達摩之傳承,儘有其變化‧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闕永龍殿 的頭像
    金闕永龍殿

    金闕永龍殿禪宗凌空御氣學會

    金闕永龍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