酆都大帝

酆都大帝是道教信奉的陰間地獄之最高統治者。

酆都即所謂鬼都。鬼國、鬼都及鬼帝,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。中國古代陰間鬼國的觀念由來已久。古人認為地府鬼國在北方。據東漢張衡《論衡‧訂鬼篇》引《山海經》稱:

    北方有鬼國,……滄海之中,有度朔之山,上有大桃木,其屈蟠三千里,其枝間東北叫鬼門,萬鬼所出入也。上有二神人,一叫神荼,一叫鬰壘,主閱領萬鬼。

今傳《山海經》此段已佚,古本當有此段文字。《山海經》中的《山經》至遲成書於戰國,《海經》成書於秦漢之際,書中載有大量的神話傳說,故鬼國地府的說法,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但鬼國到底在何處,先秦時並無具體所指,只是籠統地說在北方。

到了漢代,鬼國地府落實到了北方的泰山,當時已有了「中國人死者魂歸岱山 (泰山)(《後漢書‧烏恒傳》)、「泰山治鬼」(《太平廣記》卷九十九引《冥報記》) 等說法。泰山神主掌生死大權,成為陰間主宰。而最初的鬼都是在泰山之旁的蒿里山。《山東通志》載:「蒿里山神廟。廟在泰山下,弘治十四年 (公元1510) 建。其神酆都大帝,有七十五司,以為收捕追逮出入死生之所。」早在漢武帝時代,就有「人死歸蒿里」的說法。《漢書‧武帝紀》:「太初元年 (公元104),禪高里。」「高里」,即「蒿里」,是說漢武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,在泰山之下的蒿里山祭地。唐代顏師古對此註曰:

    死人之里謂之蒿里,或呼為下里者也,字則為蓬蒿之蒿,或者見泰山神靈之府,高里山又在其旁,即誤以高里為蒿里。

「蒿」即墳地野蒿,「蒿里山」即鬼魂山。「蒿里」也被後人泛指墓地、陰間。漢代有一首樂府古詞蒿里十分著名:

    蒿里誰家地?

    聚斂魂魄無賢愚。

    鬼伯一何相催促!

    人命不得少踟躕。

蒿里是當時流行的輓歌 (喪歌),是出殯時唱的。宋玉對楚王問說:「有人唱〈下里〉(蒿里),幾千人和著他唱。」可見此歌的普及和流行程度。

以後,泰山腳下其貌不揚的小小蒿里山,逐漸被道教宣揚的羅酆山所替代。東晉著名道士葛洪在《枕中書》中,提出了五方鬼帝及其治所的理論,其中北方陰府的治所在羅酆山:「張衡、楊雲為北方鬼帝,治羅酆山。」

到南朝時,羅酆山及其主宰酆都大帝的理論更有系統了。南朝齊梁時著名道士陶弘景在其所撰《真靈位業圖》中,將神仙排列位次。第七階陰間神的中位即酆都大帝:

     酆都北陰大帝焱帝大庭氏,諱慶甲。天下鬼神之宗,治羅酆山。三千年而一替。

酆都大帝左右列有一百一十九位鬼官。陶弘景又在《真誥》卷十五閳幽為第一中說:羅酆山在北方癸地,山高二千六百里,周回三萬里。其上其下並有鬼神宮室。山上有六宮,「是北酆鬼王決斷罪人住處,其神即應是今呼為閻羅王所住處也。其五即今北大帝也管。……凡生生之類,其死莫不逮之至於地獄。」又說酆都北陰大帝是「天下鬼神之主也」。由此可見,南北朝時道教己形成了酆都大帝主管陰間地獄的信仰,對這位幽冥王主宰多稱北帝。

直至清代,民間還有禱告酆都六宮求保祐的習俗,輕怠俞樾《茶香世三鈔》:

     世人知有酆都六天宮門名 (六宮門名依次為:纣絕陰天宮、泰煞諒事宗天宮、名晨耐犯武城天宮、恬昭罪氣天宮、宗靈七非天宮、敢司連宛屢天宮),則百鬼不敢危害。欲臥時,常北方祝之三遍,祝云:吾是太上弟子,下統六天,六天之宮,是吾所部,故得長生,敢有犯者,太上斬汝形。

酆都大帝原住在北方的羅酆山,後來「搬家」到了四川的酆都。酆都大帝大約是在宋代搬的家。清代方象瑛在《使蜀日記》中根據前人的說法對此做了概括說明:

       酆都縣城倚平都山,道書七十二福地之一,素以「鬼國都城」聞名。傳說王方平、陰長生先後於此修道成仙,白日飛升,後人誤讀「王、陰」為「陰王」,訛傳為「陰間之王」。酆都乃成陰曹地府。

世上以訛傳訛的事情太多了,弄假成真的更是比比皆是!世俗需要陰間地獄這套說法,需要現實生活中確有一處實實在在的「鬼國地獄」!所以四川酆都很快發展起來。經過千年營造,酆都真正成了一座規模宏大、包羅萬象的人間鬼國。酆都鬼城的重要廟宇、建築有五十多座,包括鬼門關、血污池、奈何橋、陰陽界、無常殿、孟婆茶樓、鍾馗殿、土地廟、東嶽殿、城隍廟、東西地獄、十王殿、玉皇殿、天子殿 (即酆都大帝殿) 等,還有一些供奉佛教和道教其他神明的殿堂。

天子殿是鬼城最主要的,也是最大的廟宇建築群,坐落在名山的頂峰。創建於西晉,當初是為了紀念陰長生、王方平二位高道在此修練成仙而修建的。隋唐時進行擴建,名仙都觀,宋改稱景德觀,明代稱閻羅殿,宋明時開始供奉陰天子酆都大帝,清代又改稱天子殿。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。大殿結構雄偉,工藝精湛,殿高 九點五米 ,佔地二千四百多平方米。天子殿由山門、下殿、中殿、正殿四部份組成。

正殿中央高大的石座上原有 六米 高的陰天子 (酆都大帝) 金身鐵質鑄像一尊,為明代所造,可惜後來被熔於煉鋼鐵爐中。今天的天子像為泥塑彩繪,像高兩丈,頭帶金冠,蟒袍玉帶,龍眉鳳目,秉規端坐,莊重威嚴。天子左右有宮女侍立,兩旁為地府文臣武將六功曹。酆都大帝的身後是皇后,全身用棉胎錦衣製成,柔軟而有彈性,被傳為「娘娘肉身」。

中殿塑有四大判官、十大陰帥等鬼吏、鬼將、鬼卒。四大判官為賞善司判官、罰惡司判官、陰律司判官、查察司判官。十大陰帥為日遊神、夜遊神、黃蜂、豹尾、鳥嘴、魚鰓、無常、牛頭、馬面、鬼王。這些塑像均高 四米 ,分列大帝兩旁,森嚴恐怖,殺氣騰騰。

下殿左右兩廂是長廊,為東、西地獄,塑有十八層地獄的各種酷刑和執刑的鬼卒及受刑的亂臣賊子、貪官污吏、奸邪淫惡、妖孽鬼魅。地獄的刑法有上刀山、下火海、刀割、鋸解、下油鍋、磨子磨、五馬分屍、炮烙、挖心、剝皮……種種酷刑。其中「秦檜受刑」、「活捉王魁」、「包公鍘陳世美」等十分突出。佛道用陰間地獄理論來警醒告誡世人,用極其恐怖的景象威懾世人,想從反面勸告世人 (特別是那些為非作歹者) 棄惡從善、老老實實做人,雖然這種告誡作用也十分有限。天子殿門懸掛著一副對聯,顯示了這一用意:

        不涉階級,須從這裡過,行一步是一步;

        無須貴賤,都向個中求,悟此生非此生。

殿內的對聯說的更為明確:

        任爾善世奸雄,到此亦應喪膽;

        憑他騙天手段,入門難再欺心。

大殿上寫有「神目如電」、「善惡昭彰」字樣的兩塊匾額,更是寄託著平民百姓們的善良願望。

天子殿堂「乾坤一氣」匾額下還高懸著一塊寶鏡,即所謂「照妖鏡」,又稱「孽鏡」。照妖鏡為銅質圓鏡,直徑二尺,重六十二斤,是清代製品。照妖鏡是道教的一種明鏡避妖術,由來已久。東晉著名道士葛洪在《抱朴子‧登涉》中說:

        萬物之老者,其精皆能假託人形,以炫惑人目而常試人,唯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耳。是以古之入山道士,皆以明鏡徑九寸以上,懸於背後,則老魅不敢近人。或有來試人者,則當顧視鏡中,其是仙人或是山中好神者,顧鏡中故如人形。若是鳥獸邪魅,則其形貌皆見鏡中矣。

故明鏡在道教法術中,與劍、印、令牌一樣,佔有重要地位。用它不僅可以照妖,還可避邪、辨冤、鑒形、遙視等。舊時還有一種明鏡照鬼現形法,其方法載於《道藏》正一部《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祕要》卷七。在民間家喻戶曉的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八回中,也有玉皇大帝令托塔李天王拿照妖鏡來鑒別真假猴王的情節。

明人余象斗編著《五顯靈光大帝華光天王傳》(又名《南遊記》) 中講述了華光天王救母,大鬧天宮,大鬧人間,大鬧地獄,最後皈依佛門的故事。其中也有酆都大帝拿照妖鏡照妖的情節。華光之母吉芝陀聖母本是個女妖,經常食人,被龍瑞王捉住,打入酆都。華光乃外出尋母,鬧東嶽,闖陰司,後得知母在酆都受惡報,於是三下酆都救母。他第一次下酆都變為玉帝的天使,酆都大帝請進,問他來此目的為何?他道:「奉玉帝差遣,將酆都眾鬼押上天曹決罪。」酆都大帝見說,便令韓、關二元帥取照妖鏡來照,一下照出了華光的原形,華光只好逃走。華光又變化為太乙救苦天尊二下酆都,但再次被照妖鏡照出了本相,又一次逃走。後華光得金睛獨眼鬼幫助,變成真天尊,二元帥不敢拿照妖鏡來照,被他哄騙,終於救出其母。最後其母吃華光偷來的王母娘娘仙桃而改了吃人的惡習。看來酆都大帝的照妖鏡確實厲害。

在民間,酆都照妖鏡還有一個十分流行的傳說:

據說,有一任酆都知縣名叫唐涂的,是個貪官。一天他去名山天子殿遊覽,來到此鏡前,照了一下,鏡中活現出一頭肥豬。唐知縣問山僧何故,山僧答到:「一任貪官,九世變豬!」唐涂聽了惱羞成怒,喝令差役用烏雞狗血潑鏡。從此鏡子失去了光澤,但餘威猶存。清人王廷獻再《秋山拾遺記》中說:「孽鏡圍逾丈,日久蒙昧,而奸邪過此猶凜凜不敢正視。」

在道教中,還有酆都大帝冥府十殿真君的傳說。據道經《上清靈寶大法》卷三十九、《道門定制》卷三說,這十殿真君即酆都地府十殿冥官。計有:

(1)     地府泰 () 素妙 廣真 君;

(2)     地府陰德定休真君;

(3)     地府洞明普濟真君;

(4)     地府玄德五靈真君;

(5)     地府最勝耀明 () 真君;

(6)     地府寶宿 () 昭 成真 君;

(7)     地府神變 萬靈真 君 (又名「籌觀 明理真 君」)

(8)     地府無上正度真君;

(9)     地府飛魔演慶真君;

(10)  地府五化 () 威靈 () 真君。

還有所謂「十會齋功道場」。《原始天尊說酆都滅罪經》稱:若為死者廣建道場,七七修十會齋功,可超度亡魂,不入地獄。其名號為:一七泰廣大王太素妙 廣真 君,二七初江大王陰德定休真君,三七宋帝大王洞明普濟真君,四七五官大王玄德五靈真君,五七閻羅大王最勝耀靈真君,六七變成大王寶肅昭 成真 君,七七泰山大王籌觀 明理真 君 (或稱「泰山玄德妙生真君」),百日平等大王無上正度真君,小祥 (父母喪後一周年) 都市大王飛魔演慶真君,大祥 (父母喪後二周年) 轉輪大王五化威德真君。

以上十會齋功所供十位真君即酆都大帝冥府十殿真君,其實是「引進」佛教十殿閻王稍加改造而成,不過加上了道教稱號。

酆都大帝做為道教信奉的陰間主宰,在民間的影響並不大,因為鬼城酆都的關係,主要在四川一帶有影響。在全國各地的閻王廟和東嶽廟裡,供奉酆都大帝的很少,大多供奉東嶽大帝、閻王或地藏王。酆都大帝、東嶽大帝和地藏王都是陰間地獄的主宰,但這三位是有區別的。酆都大帝源於道教,東嶽大帝源於民間信仰中的自然崇拜,地藏王及閻羅王則源於佛教。後兩者有一定的融合,如大型東嶽廟裡常有十殿 閻 君和十八層地獄,而大多數佛寺中卻沒有閻羅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闕永龍殿 的頭像
    金闕永龍殿

    金闕永龍殿禪宗凌空御氣學會

    金闕永龍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